2014-12-09 20:05
自从摄录设备诞生以来,如何保存摄录的结果:视频 便成了一个永久的话题。
众所周知,最初的摄像机直接录制的信号都是模拟的,是直接录制在磁带上的。这种记录要转化到计算机上的数字信号,就必须要经过转录设备。后期直接有了数字摄像机,这方面的麻烦就被大大减少了。现在所有的摄像机,手机在录制视频的时候,已经是直接的数字信号了。
这并不意味着转录设备的消亡。数字信号有了,如果占用空间太大,同样无法保存。所以你必须得把原始的数字信号压缩,这就是所谓的视频压缩算法。这方面的改进一直是视频专家们孜孜不倦在努力的领域。最初的VCD用的是MPEG-2,基本上是没压缩过的视频,其大小也有限,在如今的1080p的计算机屏幕上,比一个扫雷游戏的窗口大不了多少。随着DVD,高清,蓝光的出现,更先进的算法涌现了,比如MPEG-4, DivX,以至于后来的X.264等等。对这些算法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的要求就是在保证清晰的前提下,存贮数据量尽可能的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算法本身会使用复杂的算法进行多方处理,然后提取数据进行记录。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再牛X的CPU也跟不上。所以,无法做到实时。如果你用X.264去压缩一部原始未压缩的高清视频,在计算机上的处理时间得以十几小时计吧。
所以,我们看到的任何视频,如果你想把它保存下来,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如果是不带压缩的原始视频,很快文件大小就会超出你的承受能力。如果是带压缩处理的,那么对系统速度要求就非常高。
如果我们有一个硬件来专门做这件事,就比如显示专门交给显卡去操作,数字计算也会有专门的协处理器,那么主机的负担就会轻很多。
视频采集卡就是专门做这事的。使用视频采集卡,不会对你的主机速度产生任何影响。
以上是一些视频处理方面的来龙去脉,那么我们看到本次品测的圆刚ER130高清电视录制盒,就是属于这样的一款产品。它主打的是高清电视录制,是一款适合家用的电视录制设备。
圆刚公司是一个制作视频采集设备方面的大厂,老厂了,线下产品众多,而且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总能看到它们的产品出现。同时圆刚是一个台湾的公司,所以这个产品中,我居然没有发现简体中文的选项
。由于只要一搜视频采集,你总能搜到圆刚。所以作为对视频发烧的我,其实对圆刚的产品心水已久,这次终于如原以偿,哈哈
这里要感谢张大妈,感谢众测这个平台能够给我这个评测的机会
。
有了它,可以做什么呢?你可以录制高清电视,录制电脑视频,等等。凡是能通过hdmi输出的视频,都可以通过它来录制。
我们每天看到的电视节目,其实你是很难录下来的。高清的数字信号有1080i的清晰度,一档节目在电视上放完了就没有了。网上出现的重播录像大多没有这个清晰度,真正高清的1080p级别的节目录像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是不会随便放给所有人的。怎么办?有了视频采集卡就行了。同样这个ER130就是专门做这事的。有了它你就可以录制下春节晚会,然后作高清资源放到网上去,供大家下载。或者什么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什么的热门节目。你拥有的是1080i的高清资源,说白了,这种清晰度的,除了春晚会有人专门制作,其它的你在网上可是找不到的呢。同时你要注意,千万不要侵权。节目是有版权的,你私自制作,如果拿去买卖,肯定会有人找你麻烦的。
说了半天,ER130呢?咋连毛还没见着一个?好了,下面就是了。
对于一款视频采集设备,我们最要关注的就是它的效率如何,能支持什么样的格式,录制的效果如何等等。简单地说,就是高清的视频,通过转录之后,清晰度有没有下降,文件大小有多大,码率有多高,文件格式是不是具有亲和力,所有的播放器都可以播放。此外稳定性是最要关注的。实时录制的时候会不会中断,这是任何软硬件的编解码器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经常录了一半就崩溃了,那就没法用了。
首先是闻名已久的smzdm的包装盒:
朕值到了这个包装条真是比较萌哈
打开发现包装得挺严实的:
除去它的衣裳:
开盒,内附一遥控器,一充电线,主机用泡沫包装:
还有一本使用说明:
取出主机,小巧的一正方形:
正面接口:一USB外接存储器用,一遥控信号接收窗口:
背面,简洁明了,一输入,一输出,外加一电源接口:
配备的遥控器:
手感与大小都不错,功能齐全。
来个合影,加上插入的Sandisk 至尊极速32GU盘,可以对比一下大小:
接下来我们看下说明书,了解一下功能:
需要输入电压5V,2A,但包装中可能只有一根连接USB接口的电源线,这点不够周到。众所周知除非专用变压器,否则USB接口都不会提供5V,2A的电流强度。电脑,电视上提供的USB接口往往电流过小,在不到1A的情况下,带动U盘都有困难。所以变压器应当成为标配。
配件分为地区A和地区B,最好地区A的包括变压器能够成为标配。
开关可以完成基本录制功能:
支持的格式:
支持得还是相当完整的!对常见的720p,1080p会完整录制。只是由于电视制式的原因,显示分辨率为1080p时将会自动降帧为1080i。这避免了不支持1080p格式的电视机由于接收到1080p的信号而产生黑屏。这个功能还是很贴心的,在接上电视的时候尤为适用。不过目前支持播放1080p的电视不在少数,建议厂家能在固件应用中加入一个开关,由玩家自己选择打开或者关闭此功能。
各录制格式的码率,1080p达到20M,这个码率相当不错。一般一部二小时的电影,文件大小10G,其码率还不到10M。
不用看就会知道的连接说明:
这种连接方式下,ER130起了一个中间处理的作用,原来一根直通显示终端的HDMI线,现在要一分为二,一根先通到ER130,另一根从ER130出来,再直通显示设备。一般家庭常用不一定会有多余的HDMI线,所以厂家在标准配置里多准备一根HDMI线也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事实上我就不得不从其它设备上暂时先拆了一根HDMI线来使用ER130。
在正式使用之前,我准备先在电脑上测试一下。
于是把电脑的hdmi输出连接到ER130的输入口,而ER130的输出口连接到显示器的输入口。
打开开关,屏幕上出现了AVerMedia的图标,然后直接进入设置界面,此时主机输入的电脑画面已经被ER130接管了,所以你暂时看不到电脑画面。
先提示选择语言:
翻到第二页,居然没有选择简体中文的:
只有繁体中文,不过这个倒是无大碍。
接下来是时间的设定:
顺利找到亚洲GMT+800
设定时间,很奇怪这个时间已经是正确的了,不知道它是从哪里得来的时间,从我的电脑上?从hdmi信号里?奇怪哈
推荐打开影音的pass through, 也就是关闭ER130的情况下,可以正常传输影音数据,默认是关闭的。
接下来进入设置环节,提示先准备好存贮设备:
然后实际上就完成了初始设置,可以直接使用了。
一番简单的试用,发现在电脑上记录屏幕操作视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以后制作电脑操作视频,又多了一个选择。这种硬件记录的方法完全是外部方式,不占用电脑本身资源,优点很明显。
接下来就是连接到电视上进行实战了。
本PO家里有两个视频源,一是广电的机顶盒,输出为1080i/50hz,一是乐视TV电视盒,输出为1080p/50hz.电视机对这两种模式都支持。
在使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ER130对设备的插拔顺序有一定的要求。最好是严格按照先连接,再开视频源,再插电,再接USB存储设备,再开启ER130的顺序。这样有助于ER130正确识别U盘和移动硬盘。在拿出之前,先按菜单,然后按下F1让系统卸载设备,以保证 文件系统正确写入,切不要直接拔下来。如果直接插拔,往往在下次插入U盘的时候就会提示磁碟有错误,会先进行一番错误检测。
先接上机顶盒,打开电源,绿灯会亮,进入录制后,就会闪起红灯:
再接上广电的机顶盒,顺便进行一番详细设置:
按遥控器上的菜单按键,屏幕上会叠加出一块设置的菜单。
进入设置,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最关心的设定:
- 录像/快照分为设制为最佳模式。对于硬盘上有多块分区的同学,还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目前将存贮在哪个分区。
- 显示模式为即时模式,即为无干扰的最快模式。在另一模式下,屏幕上会显示操作的状态信息,会影响显示速度,默认是关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