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谷资源网

专业网站建设资源库

《明朝那些事》第十一章——等待最好的时机【下】

朱元璋终于率领他的大军出发了。大错就此铸成。与三年前他站在狮子山上看着陈友谅一样,此时陈友谅也在江州看着他。一股强烈的喜悦感冲击着陈友谅。机会终于到来!朱元璋去了安丰,陈友谅对他的行动了如指掌,但令人费解的是,他居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为什么不珍惜这个机会,是一个难解之谜。


后来的军事分析家们往往以他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来解释,然而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作为陈友谅的忠实同盟,张士诚在此时攻击安丰本来就带着威胁应天的意味。在之后的战争进程中,他还会给朱元璋设计一个圈套,一个大大的圈套。至正二十三年三月初一,朱元璋出发救援安丰,他此行的战果可能是:



一、安丰解围成功,韩林儿和刘福通得救,他将获得巨大的威望,韩林儿从此成为他的傀儡。


二、安丰失守,韩林儿和刘福通死去,他将不受任何人管辖。三月十三日,朱元璋到达了安丰,并且得到了他最后的战果。安丰失守,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却于乱军中被他救了出来。这是一个让朱元璋哭笑不得的结果,不但没有守住门户,反而多了个累赘。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张更大的罗网已经向他张开。陈友谅正在饶有兴趣地看着朱元璋的表演,并准备着自己的下一步计划。是的,安丰还不够,远远不够,这里不是一个理想的地点,必须找一个地方让朱元璋耗尽他的全部力量,然后再与他决战。


洪都背弃了我,我却没有攻击洪都,不是我不想,只是时候未到,在此之前,我只能忍耐。当你被那张罗网困住的时候,就是我出击的时候。朱元璋,我改变了主意,我不赶你走,我要杀了你!敢于与我为敌的人,只有灭亡一途!朱元璋带着失望的情绪踏上了回应天的路,看着身边的这个韩林儿,不知该如何是好。与此同时,张士诚的军队并未就此罢手,在朱元璋撤退的路上,他们组成小股武装对朱元璋的数万大军不停地进行骚扰。


这个让人厌烦的私盐贩子!这种不打不逃的游击战术让朱元璋很是恼火,于是他做出了他军事生涯中最错误的一个决定:进攻庐州!朱元璋终于钻入了圈套。


庐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此城非常坚固,而且有张士诚的重兵把守,朱元璋的打算很明显,攻下了庐州,就打开了通往张士诚老巢江浙一带的道路,这也可以算是此来徒劳无功的一种补偿。但徐达坚决反对他的主张。在朱元璋的营帐中,徐达反复陈述着他的主张,救援安丰已经是失策,而现在进攻庐州,坚城之下,必然难克,如陈友谅此时出兵,必有不测之祸。朱元璋却不以为然,自己出军安丰,陈友谅毫无动静,此人见识不过如此,有何可惧?徐达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朱元璋突然大喝一声,打断了徐达,他的眼中燃烧着怒火,此行不但毫无建树,还给自己弄来个不清不楚的领导。如此狼狈,回去有何面目见刘基。他下定了决心:“你不用再说了,我决心已下,必取庐州!”



与此同时,被朱元璋认为毫无见识的陈友谅正在他的行宫里,最后一次打量着他的王宫,在他身后,站着汉军的所有高级将领。他一刻也没有闲着,在这里的几十个日夜里,他已经动员了这个最强大战争机器里所有的潜力,组成了六十万大军,将乘着无敌的战舰,对朱元璋发起最后的攻击!再也不用忍耐了,朱元璋,你的末日到了!


他端起了酒碗,对着他的将领们说出了最后的话:“此次出征,我军空国而攻,是取不留后路、破釜沉舟之意!此战有进无退,有生无死!荡平朱逆,只在一役,天下必为我大汉所有!”他一饮而尽,将酒碗碎之于地。“出征!”两支军队,从不同起点、向着不同的目标出征了,但他们终将到达那宿命中的战场,迎接最后的决战!



素材来源:《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 :当年明月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尊重原创,保护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来源或转载、改编于其它公众平台或互联网平台。主要目的是交流分享信息,让更多游客获得景区咨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果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