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谷资源网

专业网站建设资源库

设计施工不注意细节,路灯TT系统被设计成TN-S系统


工程案例分析 丨 作者 / 黄世奎(黄豆 )


TN-S系统的缺点:

(1) 10 ( 6 ) / 0. 4 kV 终端变电所 (或箱变) 内发生高压侧单相接地故障, 高压侧的危险故障电压会通过 PE 线传导至低压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上。

在建筑物外无有效等电位联结的室外场所采用 TN - S 系统,其事故隐患令人担忧。

(2) 低压配电系统内发生各种接地故障, 会波及整个 TN - S 系统。

未设置 RCD 情况下, 在无等电位联结或一旦等电位联结措施存在问题, 就会有极大的电击事故隐患。

TT系统的优点:

TT 系统内, 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 该接地极与负荷侧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极无电气联系。

即TT 系统的工作接地极与保护接地极之间不存在电气联系。

TT系统高压侧的接地故障电压无路由传递至低压侧;

低压侧发生接地故障可避免故障电压蔓延;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

TT系统具有“避免故障电压蔓延”独特优点,

道路照明常采用 TT 系统。

最近看到一份路灯总平图,配电系统图如下:

原设计采用TT系统,但配电线路全线采用金属管线敷设,

可能事以愿违,最后TT 系统变成类似 TN-S 系统



— 1 —TN-S系统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通常是中性点),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PE导体(保护接地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



— 2 —TT系统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到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系统接地的接地极上。对装置的PE可另外增设接地。


— 3 —案例分析


TT系统工作接地极与保护接地极无电气联系,

即要保证室外用电设备金属外壳单独接地,

设备金属外壳或接地线(PE)不能与室内配电系统的PE线连接。

但如文中配电系统图

通过电源端PE线→配电箱金属外壳→室外金属电线管→路灯外壳形成通路,

从而导致电源系统PE线与室外用电设备金属外壳连接,

即变成类似TN-S系统。



— 4 —解决方案


若要发挥TT系统“避免故障电压蔓延”的优点,

设计时应注意以下细节:

(1)室外配电线缆应避免全线穿金属管或改为PVC管敷设;

(2)室外配电线缆应避免全线采用带金属铠装电缆,若采用其金属外皮不应与电源端接地系统连接。


-End-

黄豆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觉得有启发请转给朋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