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五笔打字,不得不提的就是那让人又爱又恨的“识别码”。它就像是五笔输入法中的隐形翅膀,让重码字海中的我们找到唯一的归宿。简单来说,识别码是为了解决同一键位上多个汉字冲突而设计的,通过额外输入的字根或笔画,让电脑准确识别出你想要的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五笔打字高手的神秘面纱,特别是那个让初学者头疼不已,却让熟手如虎添翼的“识别码”秘密!
首先、必须知道哪种文字需要添加识别码,前面的文章有分享过在五笔汉字输入里面,我们将汉字分为、不足四码(字根)、等于四码和大于四码三种。如:“分”字的字根由“八+刀”两个字根组成,这种就是不足四码的汉字。“能”是由“厶+月+匕+匕”四个字根组成,这种就是等于四码的汉字,还有一种就是大于四码的汉字,即字根有五个或以上,如:“熋”的字根有“厶+月+匕+匕+火”。
对于字根等于四码的汉字只需依次顺序输入即可,对于大于四码的汉字依次顺序输入前三个字根+最后一个字根即可,中间的字根则全部忽略不计。
那对于不足四码的汉字呢!
简单、对于不足四码的汉字只需要在所有字根输入完成的最后加一个“识别码”即可。
识别码全称也叫“末笔识别码”识别码的作用是区分由相同键上的不同字根组成的汉字或者虽然字根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汉字。
使用方法
1. 确定末笔和结构
首先,分析要输入的汉字的最后一笔是什么类型的笔画,即横、竖、撇、捺、折。然后,根据汉字的结构确定其属于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还是杂合结构。这些信息将帮助你确定识别码所在的区域和具体的识别码键位。
2. 查找识别码
根据末笔和结构的信息,你在五笔输入法中查找相应的识别码。识别码是根据汉字的末笔和结构来确定的,每个区域和每个结构都有对应的识别码(见下表)。
识别码键位表 | 字型 左右型 | 字型 上下型 | 字型 杂合型 |
末笔(一)横 | G | F | D |
末笔(丨)竖 | H | J | K |
末笔(丿)撇 | T | R | E |
末笔(丶)捺 | Y | U | I |
末笔(乙)折 | N | B | V |
3. 添加识别码
当你找到了正确的识别码后,需要在输入字根后添加这个识别码即可。
例:
沐(ISY):最后一笔为点(捺),结构为左右型,故识别码为Y。
汀(ISH):最后一笔为竖,结构为左右型,故识别码为H。
洒(ISG):最后一笔为横,结构为左右型,故识别码为G。
柏(SRG):最后一笔为横,结构为左右型,故识别码为G。
卓(HJJ):最后一笔为竖,结构为上下型,故识别码为J。
昗(JUU):最后一笔为捺,结构为上下型,故识别码为U。
句(QKD):最后一笔为横,结构为杂合型,故识别码为D。
伐(WAT):最后一笔为撇,结构为左右型,故识别码为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