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一期的内部给大家往下分享,上期分享的是基本字根,想学会五笔打字认识字根是最基础也是最难记的一部分,字根记下了就要接着下一步的学习了。那么这期内容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拆分汉字。
只记住了字根可不行,还必须要会拆分每个汉字的字根。在拆分前先来看一下汉字分为哪几种,有哪些是需要拆分或是不需要拆分的,首先、汉字在五笔里面分为“键面字”和“键外字”两种。键面字是指每个键位字根里面本身就有的完整汉字,分为“键名字根”和“成字字根”两种,键外字是指由多个字根组成的汉字,也可以说除了键名字根与成字字根以外的其他汉字都是键外字。
键面字
1、键名汉字(也叫键名字根)
指每个键位上的第一个汉字,比如F键上的键名汉字是“土”、T键上的键名汉字是“禾”等。这一类的汉字则不需要拆分字根,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个完整字根,因此也拆分不了。键名汉字的输入方法也非常简单好记,只需要在所在键连打“四下”即可输入(记忆简称:键名汉字打四下)。例:“王”GGGG,“田”LLLL,“水”IIII。
2、成字字根
指每个键位是除键名汉字以外其他完整的汉字,比如F键上的“雨”、“士”、“二”、“十”等。成字字根的打法是先报户口再按照书写笔画打即可,报户口是指汉字所在键,如“雨”字在F键,那么报户口即是打“F”,接着再按照书写顺序输入前两个笔划+最后一个笔划,“雨”字第一笔是“一”,第二笔是“丨”,最后一笔是“丶”,最后输入键就是FGHY。注意:基本笔划键只有5个,即“一、丨、丿、丶、乙”,分别对应键位是GHTYN(前面的字根分享有说到)。
键外字
这就多了,前面说了除了键名字和成字字根以外的汉字都是键外字,键外字根据字根的多少分成了三类,以五笔最多输入四下为标准,分别是“不足四个字根”、“等于四个字根”和“大于四个字根”三类。键外字不管是几个字根组成的字,输入方法都是相同的,按照字根组合输入,分别输入前三个字根+最后一个字根即可,不足四个字根的汉字则在最后需要添加“识别码”,这个下期详细分享。
但是在这之前必须先学会如何拆分一个完整的汉字,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正确的汉字拆分吧。
汉字的拆分规则有五个,分别是:按照书写顺序、取大优先、兼顾直观、能连不交、能散不连。
书写顺序:按照书写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或者从外到内依次拆开。从内到外或者从外到内是指“半包围”和“全包围”的汉字,半包围的字从内拆分,全包围字则从外拆分。
例:“尖”按照书写顺序应拆为小+大,而不能拆为大+小。“树”按照书写顺序应拆为木+又+寸。“米”按照书写顺序应拆为米+辶。“围”按照书写顺序应拆为囗+二+乛+丨。
取大优先:按“书写顺序”给汉字编码时,要尽可能采用笔画多的字根。要以“再添一个笔画,便不能构成字根”为限度,每次都以那个“尽可能大”的字根,即“尽可能笔画多”的笔画结构作为字根编码。
例:“世”字可取“一、凵、乙”也可以取“廿、乙”。根据规则取“廿、乙”的拆分方法。有时,有的笔画既可以摆在前面的字根,也可以放在后面的字根,就要放在前面。俗称“尽量往前凑”。
兼顾直观:在确认字根时,为了使字根特征明显易辩,有时就要“牺牲”“书写顺序”和“取大优先”的原则,形成个别例外的情况。
例:“国”字,按书写顺序,应取“冂、王、丶、一”,但这样编码,不但有悖于该字的字源,也不如使字根“囗”直观易辩。我们只好违背“书写顺序”,按“囗+王+丶”的顺序编码。
能连不交:当一个字既可以视作“相连”的几个字根,也可视作“相交”的几个字根时,应取“相连”的。因为一般来说,“连”比“交”更为“直观”,更能显现字根的笔画结构特征。
例:“天”字,取“一、大”两个五笔字根,而不取“二、人”两个字根。
能散不连:在拆分时,如果汉字能拆分成散结构的字根,就不要拆分成连的字根。
例:“主”字按取大优先,应取“亠、土”,但根据此规则,只能取“丶、王”。
以上就是五笔汉字的拆分方法,大家收藏练习吧。下一期分享如何提升五笔打字速度。
回顾上一期分享内容点击链接转入五笔打字学习入门攻略
点击链接转入下一篇内容继续学习五笔字型识别码输入